【传媒故事类话题】
我小的时候,北京过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隆重,4月30日、9月30日的夜晚放礼花和焰火,北京城上空整个天幕打出探照灯光柱的语汇,既庄严又热烈;12岁到哈尔滨后,才知道相互拜访、馈赠、宴请的隆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历春节,北京人买猪肉有买两毛钱的,哈尔滨人不是,为过春节买猪肉,至少要买半个猪。
回到正题,说说过去哪一个春节最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本命年的1979年的羊年春节,我终于在被强迁离京后可以回京了一一不是户籍迁回北京,是可以向单位请探亲假、带薪并报销往返火车票回京。解放思想意味开放禁忌,而这对国内外、境内外、海内外都如此。父子远隔,只靠通信,仅是得以重逢的春节,何不善哉?

举例说三幅图,其中的第一幅为李又然和长子李兰颂、次子刘华沙合影,摄于1979年二三月间,在北京海淀翠微路2号院。第二幅为《李又然散文集》前插图,摄于1981年9月7日。第三幅为李又然作诗、杨人翊作曲《致远方》简谱(首唱于1991年夏季,在各大电视台录制播出),该诗于1979年、1983年两次被《诗刊》发表。
鲜见一个家庭的人,都只是同一个属相;家庭成员们迎春为过本命年的人庆生的同时,也祈愿全家幸福。李兰颂作词、杨人翊作曲、姜珊首唱的这首《十二生肖遍万家》。在央视节庆晚会超大型舞台上呈现这支歌时的歌名为《冰凌花·雪绒花》,得中国广播新歌奖时歌名《冬去春来》,在参加某地儿歌大赛时歌名《生日歌》。

资料链接:
【将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比喻为春潮的画家彦涵及彦涵致李又然手札并亲笔为我写了简历的背后的故事】
一般都知道,《父亲》这幅画,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然而,对我而言,《楚辞选:黄永玉插图珍藏版》,共收录今日楚人黄永玉的88幅画作,且每幅都是真迹的复刻版。这倒使我记起当年看黄永玉画的那幅写意《天问》。 平生为一幅绘画作品而震撼、震荡、震惊,记住、记得、记起,虽不会太经常,却如此恒久远;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展:东方风来满眼春一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年-2018年),再一次使我曾经心潮澎湃的思绪,以黑白木刻《春潮》而愉悦满足。
2018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去中国美术馆参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展中,我最想以、最接近的方式再次阅读彦涵黑白木刻《春潮》。这画面是1979年二三月间,家父李又然带我访问彦涵在北京后海南沿北官坊那间10平方米斗室一一我亲眼所见的是彦涵正在挥笔创作水墨画《春潮》。而1982年2月24日彦涵致李又然手札并亲笔简历,更是引领着我在美的领域所唯美的向往。自然,我珍藏的彦涵致李又然手札并亲笔简历,对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春潮》有解,但很多人并未注意到“春潮”尚有木版画和水墨画两种,我有理由提示一下。

专注起名30年,已为30000+宝宝和10000+企业店铺赋予美名,大师微信号:stc383,如需大师人工起名,可以加微信,备注:VIP,否则不加!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nyouxuan.com/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