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的解释是什么(蟊贼的意思)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贼”是什么?

贼,是一个不好的字眼。但凡谈到贼,很少有人可以联想到积极的事物。贼,是一种身份,一种形容,以及一个贬损的意义空间。贼虽然是偷的主体,但是偷却不一定是贼。偷,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变成中性。毕竟,偷只是一个动词。偷天换日,偷梁换柱,神偷,这些词语中,尽管指出了“偷”的行动,但是却没有像是对“贼”一样的贬低。

贼的解释是什么(蟊贼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贼“字

偷,不一定生贼,也可能是盗。有“侠盗”,无“侠贼”。以偷为生的人,也耻于自称为“贼”,而是同样向往着“盗”。且不闻“盗亦有道”,而“贼”,却只有“贼不走空”。对贼的愤恨和怨怼,不仅是老百姓心中之气,也是“贼”们心中之虚。这样一层身份,位于整个符号结构的最末流。无论是哪一个朝代,“贼”都是让人不耻的。大逆不道之徒,被冠以“反贼”,“逆贼”之名。为名正言顺,但凡进京勤王,皆怒骂“奸贼误国”,而护国以克下的封建王朝则怒骂藩王为“窃国贼”。无论如何珠光宝气,如何家学渊博,只要被扣上了“国贼”之帽,便如污秽临体,怎么也洗脱不净。

由此可见,人们对贼深恶痛绝。而“心中贼”也是一种巨大的愤怒的凝聚。“心中贼”,按照表意,就是心里面的贼。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这“心中贼”不仅仅只是“偷”的主体,更是所有负能量的集合。古人擅长打谜,说话好模棱两可,以此显露天机莫测。于是,但凡心有不顺,又或者犯了些错,就摇头晃脑,高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然后便借酒消愁。

山中贼与心中贼

贼,是犯罪的单位,而山中贼则是犯罪的集合。破山中贼,意思是,击破山贼的营寨,消灭这股盘旋的恶势力。而,破心中贼,则同样指击破心中这些“贼”的营寨,将其戕灭,使其不得盘踞。这是把心中的恶念和负能量统统归拢在一起,为之命名。而只是这“贼”字却是用得极为精妙,其意义空间展开之后,更加让人佩服吟诵此句的高人。

山贼,一般占山为王,以烧杀劫掠为生。一地,若治安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则无人愿意落草为寇,也无必要落草为寇。一来古人无法挣脱“天地君臣”的封建等级架构,二来为山贼也不外乎为了资源,为了延续子嗣。所以山中贼,是时局混乱下的产物。山贼不同于一般的贼,他们有自己的组织,有自己的行动纲领,甚至于有自己的信仰。历朝历代,最有名的山贼,一者是隋末瓦岗寨,一者是宋朝梁山泊。

贼的解释是什么(蟊贼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水泊梁山

面对壁垒高筑,凶残乖张的山中贼,“朝廷”或招安,或屠戮,皆可以破贼还都。“贼”始终是“贼”,在符号体系中是人人喊打的对象,在上位者眼中亦如是一盘散沙。再加上占山为王,又无法广播农种,也逼得山贼不得不出山劫掠。因为山贼也是人,也需要满足自身需求。山中贼,恰恰是不服从管教,又积蓄部分力量的组织。而山中贼,最最开始,也只不过是朴素的百姓。时局风云变幻,哪怕是如水浒传中所写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也有被“逼上梁山”的一天。

山中贼,并非无根之木。山中贼,更像是寄生之花。从合理合法合规矩的朝廷中分裂开来,自甘堕落。行“无道”之事。因为被称了“贼”,便是辱没门庭。不说光宗耀祖,哪怕只是让家族安宁都做不到。落草为寇,便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也得水泊梁山,虽然劫富济贫,虽然匡扶大义,虽然和平民百姓秋毫无犯,但最后还是接纳招安,归顺朝廷的原因。

贼的解释是什么(蟊贼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林冲的插画

而心中贼,不过是把“山”换做“心”罢了。心中本无贼,正如倘若人人安居乐业,个个丰衣足食,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候,“贼”也无从落脚。而与山中贼一样,心中贼,也是本来不是贼的人构成的。只不过心里面的“贼”,是执念,是妄想,是幻想,是欲念。一开始,都不过是念头,就好像是所有的山贼一开始都只是平民百姓。这里预设了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心灵盛世”。也就是“人性本善”的那个“本”字。心中贼的出现,喻指未出现心中贼之前,万象太平。这便是整个理论的核心预设。

如何破心中贼?

把内心中不被自己所接纳,不被社会所容许的念想统统打落为“贼”,是为“心中贼”。自己所立的律令,所想象的合乎理想行径的行为,便是“朝廷”,也是“正当性”的起源。如某件事,我们去执行,磊落光明,不含糊,不退怯,这便是“堂堂正正之师”。反之,则如贼眉鼠眼,畏畏缩缩,心中空虚,灵魂困乏,举止拘谨,抠抠搜搜。这便是“心中贼”来了。

先有“无贼”的“美好预设”,再有两拨“心灵势力”。一拨是符合社会准则,符合自我理想,符合自我要求的“正当”。一拨则是臣服于幻想,溺毙于虚幻,鼓动于暴戾,偏执于妄念的“贼心”。“破心中贼”就好似是自己的内在在彼此对抗,互相内耗。无论是“战”,还是“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损耗。正如派兵剿贼,兵会死,贼也会死。倘若长痛不如短痛,以猛力破了自己的“心中贼”,则势必伤亡惨重。而如若旷日持久,拉锯消耗,则磨损精神,徒增疲惫。

贼的解释是什么(蟊贼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 :古代军争

“心中贼”何以为“心中贼”?这便是破解这种困境的核心要领。须知本来无贼,而时事动荡,民不聊生,则胆大妄为之人拉帮结伙,占山为王。是为“山中贼”。试问我们内心,是否欠缺,是否心中这小小的社稷风雨飘摇,是否内里早已干涸残败?民难耕作,则国无粮。为何民难,是天时降了灾,还是人为造了孽?同理。心中对某事某物耿耿于怀,长期不治,久之便无了法度,没了约束,进而便化作“心中贼”,再进,则是“心中疾”。

扪心自问,“贼”从何来?三省吾身,可有问心无愧?这心灵亦如一方国家,是否张弛有度?心中的鼎是否完整,心中的社稷是否风调雨顺?千仇万斗,生死相磨。须知民以食为天。如此,心中无贼,则破了心中贼。非强迫顺从,非武力对抗,无非一念之别,便可固本培元,春风化雪。

专注起名30年,已为30000+宝宝和10000+企业店铺赋予美名,大师微信号:stc383,如需大师人工起名,可以加微信,备注:VIP,否则不加!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nyouxuan.com/1336.html